1. <ol id="d9keu"></ol>
          1. <progress id="d9keu"><big id="d9keu"><rt id="d9keu"></rt></big></progress>
            <rp id="d9keu"><object id="d9keu"></object></rp>
              <button id="d9keu"><object id="d9keu"><menuitem id="d9keu"></menuitem></object></button>
            1. <s id="d9keu"><object id="d9keu"></object></s>

                  1. <tbody id="d9keu"></tbody>

                    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總結報告

                    來源: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一審:二審:三審: 創建部門:人員機構發布時間:2020-10-29

                        

                    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總結報告

                    學校名稱: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類別:

                    t高職 □中職

                    所屬批次:

                    t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所在省份:

                    浙江

                    填 報 人:

                    任國燦

                    職    務:

                    圖書信息中心主任

                    聯系電話:

                    13566569671

                    中央電化教育館制

                    0一八年九月四日

                    一、 實驗任務整體完成情況

                    1.年度工作報告、中期評估報告提交及評審情況

                    報告名稱

                    提交情況

                    評審結果

                    如果未提交報告,請說明原因

                    年度工作報告

                    t提交   □未提交

                    t通過  □不通過

                     

                    中期建設報告

                    t提交   □未提交

                    t通過  □復審

                     

                    2.綜述學校項目建設的總體進展與預期目標完成情況

                    學校高度重視數字校園實驗校建設,堅持“以人為本,應用驅動,統籌規劃,融合創新,突出特色”的建設原則,在實驗校申報書的基礎上,制定“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校建設項目”工作方案,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核心理念,以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為重點突破口,將申報書中的7項重點建設任務分解為43項工作內容,制定了詳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并逐一落實責任部門,分建設完善數字校園基礎(201603—09月)、整合升級數字校園應用服務(201610—201712月)、項目總結與推廣(20181—12月)三個階段逐步推進。目前,預期建設目標均已基本完成,重點建設任務完成情況如表1所示。

                    1 實驗校重點建設任務完成情況

                    序號

                    重點任務

                    完成情況

                    1

                    完善數字校園(智慧校園)應用體系

                    完成多校區網絡的全面融合,網絡總出口帶寬達8G,全校有線網絡信息點近14000個,無線AP增至2200多個,實現了有線、無線網絡全覆蓋;擴容改造了云計算和數據中心,建成兩套服務云平臺,三大業務集群,100多臺虛擬服務器,存儲總容量近100TB

                    2

                    深化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

                    將“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作為重點探索與實踐任務,加強互聯網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實驗實訓、技能考核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相繼發布《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方案》、《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項目管理辦法》等文件,按照“啟蒙、準備、試點、實施、應用”五階段遞進式推進。

                    3

                    產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通升級

                    升級改造寧波校企通網站主頁(WWW.SEL66.COM)和優化移動端“實習通”3.0升級版,合作開發部署了“畢業實習管理云平臺系統”,并逐步將校企通平臺向云端遷移。

                    4

                    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實現了人事、科研、財務、教務、學工等部門核心業務的信息化;建設數據共享平臺,實現多個業務系統統一認證、數據對接;完成統一信息門戶建設;移動校園門戶正在上線測試。

                    5

                    學生事務服務中心

                    學生網上辦事大廳已正式上線啟用,首批實施學生請假申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請、學生勤工助學申請、學生社區物業投訴與建議、文明寢室申請、集體外出活動審批、社區物業學期滿意度測評、社區干部選聘、心理咨詢預約、學生宿舍退宿、寢室入住申請、學生宿舍調整審批等17個線上辦事項目。 

                    6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校園應用

                    已與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共建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校園。

                    7

                    仿真實訓系統環境建設

                    正在建設智慧旅游實訓室,項目引入先進的以軟件管理為主的自動化管理模式,融入行業最新技術和真實數據,為學生提供更貼近旅游行業發展實際的實踐教學條件。

                    二、建設工作機制與舉措

                    學校在2016年成立了由院長任組長的“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校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組織、協調實驗校項目建設的推進。為更好地推進和落實學校信息化建設,完成智慧校園“十三五”規劃前三年的建設,結合實驗校建設任務,學校制定了《“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校建設項目”工作方案》,并在建設過程中,及時根據《網絡安全法》、《教育信息化2.0》、《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實施計劃》等國家相關法規和重大信息化戰略的要求,不斷完善實驗校工作方案和建設任務。學校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信息化規范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建立了實驗校項目建設工作體系,明確部門、單位職責,各職能部門、教學單位明確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和聯絡員(包括業務系統管理員),由部門分管領導協調,聯絡員具體負責業務系統項目實施的具體聯絡工作,配合完成本單位、部門的前期調研、需求分析和部署實施,以及網絡信息安全等工作。圖書信息中心和職能部門協同推進,形成統籌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合力,從人、財、物等多方面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實驗校建設預算總經費為2000萬元,實行專款專用管理責任制,另外安排專項經費為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提供經費支持,并要求學院從各類專業(群)建設和資源庫建設等教學建設經費中,給予經費配套。

                    學校一是以校園網絡和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作為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整體硬件核心。擴充出口帶寬,建設校園全覆蓋,有線網絡、無線網絡和各類專網融合的校園網絡;擴容改造數據中心,使其成為基于云計算和虛擬化技術的學校計算、交換和存儲中心。二是根據學校現代服務業特色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升級改造校際、校企之間教學協同,雙向實時互動的智慧教室;建設數字化技能教室、大場景虛擬仿真實訓室、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并通過教育技術服務中心建設,為師生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化教學提供優質的信息技術服務。三是通過融合創新網絡學習空間實現智慧育人。升級完善網絡教學平臺功能,將其作為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支撐平臺,進一步完善網絡學習空間功能,創新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模式,提升網絡學習空間利用率。

                    為了落實“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重點建設任務,學校在多項全國教育信息技術課題系統研究以及將近三年在線課程校內應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啟蒙、準備、試點、實施、應用”五階段遞進式的工作機制,如圖1所示。

                     

                    圖1  五階段遞進式的工作機制示意圖

                    從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共識、教師的理念入手,通過啟蒙實現思想理念的全員高度統一;作為頂層設計,制定《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方案方案》,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出臺相應制度政策,配置相關的技術團隊,建設相應的技術支持、支撐平臺和教學應用環境、設施。學校將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作為重點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發布《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方案》文件,按照五階段遞進式推進該項工作,不斷深入推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通過項目引領,試點培育,發揮案例示范引領作用,積累經驗;由點到面,構建有效推進“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機制;由內而外,參與省市聯盟,融入全國性開放平臺,共建共享、輻射增效。在推進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中,學校還制定了《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項目管理辦法》,由小到大、由簡及繁,微課堂、微課開發聚焦O2O混合式課堂創新,混合教學、翻轉課堂設計與開發聚焦在線課程建設,在線課程開發聚焦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專業核心在線課程課程群聚焦專業群核心課程建設,專業選修及公共選修在線課程課程聚焦學校的“分類培養模式”和“學生現代服務業職業素養提升”。以小積大,從課堂、課程、專業、專業群四個維度,培育引導、分層實施、循序推進,集聚優勢,實現優質在線課程資源的共享與推廣,詳細實施路線如圖2所示。

                     

                    2  四維度的內容建設體系

                    三、總結學校項目實施三年以來在信息化模式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效

                    1.數字校園建設助推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發展

                    我校堅持機制創新和需求驅動,把信息技術創新應用作為改革和發展職業教育的關鍵基礎和戰略支撐,2014年開始全面啟動實施“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被學校黨委列為未來3-5年學校的重點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在實驗校建設的過程中得到不斷推進設計了工作方案、制定了管理辦法、明確了實施細則,使信息技術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逐漸成為學校辦學的新特色、新亮點。經過三年來的探索和實踐,逐漸形成了體現高職教育特點,兼具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特色的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建設思路和“五遞進、四維度、三服務”模式,如圖3所示。以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為目標,以問題為導向,由簡及繁分階段遞進式推進教學形態信息化的工作機制、以小及大從點到面漸進式教學形態信息化內容開發路徑、由校內及社會同心圓式的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共享服務形式,有效解決了高職院校如何開創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如何開發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特征的在線教育資源,如何充分發揮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的人才培養價值和社會效益。

                     

                    3  “五遞進、四維度、三服務”模式圖

                    2.實施成效

                    以信息技術推動教育管理理念變革、以模式創新推動教學育人效果提升是新時期高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我校通過推進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創新高職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課堂生態,普及在線學習、翻轉課堂、混合教學、自助式、輔助式等教學模式,有效解決了高職院校在數字校園建設過程中,如何管理和推進教學形態信息化,如何開展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教師如何創新教學模式、學生如何改進學習模式,如何評價和保障在線學習質量,如何可持續輻射應用信息化建設成果等問題。

                    2.1按照“以點帶面”的工作模式,大力推進教學形態創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通過教學形態創新,構建課前、中、后緊密結合的混合式教學與泛在學習的生態,改善教與學的關系,提高課堂學生的“抬頭率”、“參與度”和“成就感”,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信息化改變課堂形態如圖4所示。

                    4 信息化改變課堂形態通過培育一批混合式教學、在線課程等典型案例,“以點帶面”構建師生信息化教學生態。制定、修訂教師工作量認定制度、在線課程學分認定制度、職稱評審制度、教學獎勵激勵制度,明晰信息化創新應用的建設、應用和管理機制,健全信息化創新應用的質量保證體系,以課堂教學有效性為目標,優化教師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模式。

                     

                    201712月,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我校顏晨陽老師負責的《Linux系統管理》名列其中,這是國家層面首次認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全國共有490門課程,其中高職院校僅認定22門。目前我校啊已立項校級在線開放課程58門,有1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0門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和“學堂在線”等全國性平臺開課,有3門課程被列為浙江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8門課程被列為寧波市高校慕課聯盟課程,累計為20萬人次的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的在線課程服務。 

                    2.2按照“三服務”的目標要求,全力推進在線資源的有效應用

                    借助于必修課、分類培養選修課、人文素養通識公共選修課三類課程的在線課程建設,有效地提高學生專業課的教學有效性;助推學生在達到本專業學習要求的前提下,通過在線學習完成升學輔導、專業輔修、創業創新、高等級證書考證,實現“分類培養、多樣成才”;幫助學生提升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協同愛課程中國職教MOOC、學堂在線、寧波市高校慕課聯盟、浙江省在線開放課程共享聯盟等第三方平臺,共建共享在線開放課程,得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兄弟院校的高度評價。其中,我校在“愛課程”平臺開設的在線課程情況如圖5所示。

                     

                    5  我校在教育部“愛課程”平臺開設的課程

                    2.3按照理論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探索和解決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的研究

                    2016年以來,學校立項市級以上信息化教學創新應用領域研究項目40多項,發表研究論文70多篇,其中核心論文18篇。通過項目、課題及相關論文,從專業資源庫、課程開發、課程設計、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師資隊伍、質量評價、保障條件等方面,系統探索和研究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中的關鍵問題,共獲得省級以上教育技術相關成果58項,為該項工作的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其中,我校傅遠柏等老師的《好導游是怎樣煉成的》榮獲2016年浙江省高校教師教育技術成果評比一等獎,我校多次榮獲優秀組織獎。

                    2.4按照實踐應用的需求,創設信息化教學的軟硬件環境

                    借助于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項目升級了數字化校園平臺,改善了網絡基礎設施,實現了無線全覆蓋;建成了校本慕課平臺、“學習通”、“雨課堂”、“藍墨云”、“智慧職教”等課堂教學創新信息化平臺;建成了教育技術支持中心,并成為寧波市慕課聯盟技術支持中心;進行教室的現代化改造;制定啟動了青年教師信息化素養提升工程;改革《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施了學生學習信息化素養教育計劃。數字化校園平臺、在線課程資源平臺、教育技術中心、現代化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教學的軟硬件環境如圖6所示。

                     
                     
                    6 軟硬件環境

                    20176月,教育部職成教司公布了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典型案例,我校的“創新信息化運維工作 變革教學模式”入選;2018112日,學校順利通過實驗校中期驗收,被中央電教館正式授予“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稱號。

                    四、提煉和總結學校項目建設的示范引領及推廣價值

                    2015年成功入選全國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以來,我校高標準建設各種信息系統平臺,大力促進各項數據資源的優化與共享,穩步推進各項建設任務的落實。一是注重統籌協同。成立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協調項目推進;制定工作方案,出臺配套文件;成立咨詢專家組,進行指導論證。二是注重資源保障。建立校院兩級工作體系,明確部門職責,成立專、兼職工作隊伍;安排數字校園實驗校建設經費,實行專款專用管理責任制;確保重要建設項目即符合需求,又有一定的超前性。三是注重融合應用。把“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確定為學校三項重點工作之一,先后制定多個文件,使信息技術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中起到支撐和引領作用。四是注重服務師生。重點抓好與教師、學生教育、學習、校園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管理、服務等系統建設與應用推廣。通過長期研究、探索與實踐,我校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改革的經驗和做法在省內外發揮了示范和輻射作用。

                    1.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信息化推動“以學為中心”氛圍形成,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實現在“基本型”基礎上,完成“升本型”“復合型”“技師型”“創業創新型”和“國際化型”等“提升型”分類培養目標比例超過畢業生的“50%”,升學比例近三年保持全省高職院校前三名,學生技能競賽水平提升明顯,全國高職院校并列前30名,浙江省并列第10名;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逐年提高,學評教平均分從2015學年的87.4提高到2017學年的89.1,學生學習效果評估從2015學年的85.4提高到2017學年的93.2,課程考試不及格比例明顯下降。

                    2.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顯著提升

                    通過教學形態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實施,教師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教學形態,信息化教學意識和能力顯著提升。近五年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榮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首屆浙江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榮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數量和質量都位居全省高職首位;2015-2017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比賽獲獎數全國排名第5,浙江第1;近三年浙江省高校教師教育技術成果評比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8項,連續三年獲得優秀組織獎;近三年,全國微課教學比賽獲獎5項,浙江省微課教學比賽中獲得一等獎4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7項。

                    3.省市教學信息化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學校先后被推選為省、市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全省僅有三所高職院校,寧波市唯一一所高職院校);在線課程被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西安歐亞學院、呼倫貝爾學院等兄弟院校引進使用; 20172018年成為浙江省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大賽組委會秘書處單位,負責大賽的培訓和國賽的選拔;20186月,浙江省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發展中心落戶我校,協助教育廳組織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規劃及年度培訓計劃的實施。

                    4.在線開放課程受益面大,示范輻射效果強

                    學校有30門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職教頻道”、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和省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受益面20余萬人次。產生全國首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全國22所高職院校之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市級高校慕課聯盟課程18門,質量和數量均全國、省市高職院校領先。學校先后榮獲教育部在線教育獎勵基金“優秀項目獎”、智慧教學試點項目和“智慧教學之星”;獲中國高教學會“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創新案例”獎2項;工作案例入選教育部首批實驗校建設“典型案例”,部分案例榮譽證書見圖7。浙江教育報先后以《搶灘高職慕課 力促教學創新——寧波城市職院教學形態信息化建設走筆》、《寧波城職院:信息化改造課堂生態》為題報道我校的教學信息化創新應用工作;光明網、中國網等多家媒體報道了我校在線課程的建設應用情況。學校受邀在亞洲教育資源展、浙江省高職教育研究會年會、中國高校智慧教學示范項目研討會、浙江省和寧波高校在線課程聯盟研討會上做專題報告和經驗交流12次;多名老師成為信息化教學達人,應邀15次到兄弟院校作經驗交流專題報告,取得良好贊譽,得到兄弟院校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7  實驗校典型案例、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優秀案例

                    五、簡要介紹學校今后的信息化建設思路

                    今后,學校將結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浙江省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實施計劃》等文件要求,在數字校園實驗校建設的基礎上,繼續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兩方面水平的同步提高。要積極探索教育信息化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的高階演進,將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全過程,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推動數字校園向智慧校園邁進,以智慧化引領學院現代化發展,為學院全面建設特色鮮明的高職名校提供信息化支撐和保障。

                    1.加快部署IPv6,解決IP地址緊缺狀,保障網絡安全

                    學校將積極與教育、經信、運營商等單位溝通協調,落實本單位IPV6部署工作,對IPv6地址、路由、認證計費、行為審計等進行規劃設計,爭取到2019年底,分網絡功能設計、網絡安全設計和網站改造設計三個階段完成校園網升級改造,實現門戶網站支持IPV6訪問。

                    2.建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信息化管理平臺,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展

                    在今后3年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為指南,繼續完善智慧校園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提供信息化支撐。計劃分為三個步驟。一是建設數據采集中心。將數字校園業務系統建設過程中缺失的、不全面的數據規整統一為一個數據采集入口,采用通用的標準與規范,共享通用的數據源。將學校現有的數據中心中的數據、需要填寫的狀態數據、可實時采集的過程數據、歷史結果數據等各類數據,均通過數據采集中心匯聚。二是完善校本數據庫。校本數據庫是從系統中收集、處理和存儲各類數據,形成主數據庫,并為全校提供信息共享服務的平臺,是面向主題的、集成的、反映當前數據詳細的數據集合。校本數據庫具有操作型數據及決策型數據共有的特點,即細節化,分散化、綜合化,集成化的特點。三是建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平臺。基于校本數據庫中的全量數據,可以成為每年需要上報的數據原始數據來源,建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信息化支撐平臺,更好的為診斷與改進提供數據的支撐,加強過程管理。逐步實施“過程采集”和“實時采集”,確保數據及時、真實、準確,注重狀態數據的深度應用,實現與學校各類數據平臺(報表)的數據共享和全方位比較,保證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推進與數據的實時化同步、與學校的信息化發展同步,保障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返回】
                    最新色综合久久,最新国模无码国产在线视频,最新系列国产专区|亚洲国产不卡